艾灸如何調理月經經期延長
來源:老艾堂養生館加盟 編輯:艾灸加盟 時間:2017-1-19 15:24:26 瀏覽次數::267
【經期延長概述】
經期延長是指行經時間超過7天以上,甚至淋漓半月方凈,而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,又稱“月水不斷”、“經事延長”等。
西醫學中的功能性子宮出血、盆腔炎、子宮內膜炎,節育手術后或放置節育器引起的經期延長,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。
【經期延長癥狀】
(l)氣不攝血:經血過期不凈,量多、色淡、質稀,伴神疲乏力,氣短懶言,舌質淡,苔薄白,脈弱或虛細。
(2)陰虛血熱:經期延長,量少、色紅、質稠.咽干口燥,或有潮熱,顴紅,或手足心熱,舌紅少津,苔少或無苔,脈細數。
(3)濕熱下注:經行時間延長,色黯如醬,混雜黏液,氣味臭穢,腰腹脹痛,平時帶多色黃、有臭味,舌紅,苔黃膩,脈濡數。
(4)瘀滯胞脈:經行時問延長,量少,色黯有塊,小腹疼痛拒按,舌質紫黯或有瘀點,脈弦澀。
【經期延長病因分析與鑒別】
導致本病的病因主要有虛、熱、瘀三端。即氣虛統攝無權、沖任失約:熱擾沖任,血海不寧,瘀阻沖任,血難歸經。
(1)氣不攝血與陰虛內熱:二者均為虛證,氣不攝血素體脾虛氣弱,或飲食、勞倦、思慮傷脾,中氣不足,統攝無力,沖任不能制約經血,導致經期延長。陰虛內熱素體陰虛,或多產房勞,耗損陰血,虛熱內生,熱擾沖任,血海不寧,經血妄行,則經期延長。
(2)濕熱下注:經產之際,胞脈空虛,攝生不慎,濕熱之邪乘虛入侵,結于胞脈,擾動血海,血海不寧,以致經血逾期不凈。
(3)瘀滯胞脈:平素抑郁,或恚怒傷肝,氣滯血瘀;或寒邪直中胞宮,寒凝血瘀,瘀血阻滯胞脈,新血不得歸經,以致經行延期。
經期延長主因沖任不固,經血失于制約而致。在病變過程中,以上病機可相兼發生,或相互轉化,如氣虛運血無力??芍職馓撗?,瘀阻沖任,久則化熱可致痛熱并見。
【艾灸取穴:經期延長】
取大陵、中極、關元、氣海、陰交、神闕、下脘、中脘、曲池、太沖、章門、期門、照海、肝俞、脾俞、腎俞、大腸俞、三陰交、天樞、足三里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頭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順序施灸。讓患者取合適體位,使用艾條直接對準穴施灸或者選用適合的灸器進行施灸。每個穴位灸15—20分鐘或皮膚出現紅暈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個月后會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為保健可長期施灸。